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2|回复: 0

嵌入式arm仿真器之软/硬件断点讲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龙人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经过不断研究,终于对嵌入式arm仿真器断点的分类做了全面的概括。目前,越来越多的嵌入式开发公司和工程师开始采用JTAG方式的ICE仿真器来进行程序的调试工作。传统的全仿真方式(Full ICE)正在逐渐被使用灵活、成本低廉的JTAG仿真方式所取代。下面龙人向您具体讲解:

Tag:嵌入式系统开发 arm7 arm9 arm11 arm仿真器

断点可分为硬件断点和软件断点两大类:

1.硬件断点需要目标CPU的硬件支持,当前流行的ARM7/9内部硬件设计提供两组寄存器用来存贮断点信息,所以ARM7/9内核最多支持两个硬件断点,而ARM11则可以支持到8个硬件断点。这与调试器无关。

2.软件断点则是通过在代码中设置特征值的方式来实现的。当需要在某地址代码处设置软件断点的时候,仿真器会先将此处代码进行备份保护,然后将预先设定好的断点特征值(一般为0x0000等不易与代码混淆的值)写入此地址,覆盖原来的代码数据。当程序运行到此特征值所在的地址时,仿真器识别出此处是一个软断点,便会产生中断。当取消断点时,之前受保护的代码信息会被自动恢复。

硬件断点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的代码上,包括ROMRAM;而软件断点由于需要修改相应地址的值,所以一般只能设在RAM上,但是数量可以不受限制。由于硬件断点设置的灵活性,所以是最优先选用的断点资源,但是两个断点往往很难满足工程师进行深入调试的需要,于是软件断点可以作为硬件断点的补充资源来使用。

由于通常的软件断点只能设在RAM运行的代码上,而随着系统的代码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扩充大容量的RAM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所以现在很多系统直接在FlashROM上运行代码。对于这种在FlashROM上运行代码的系统,一般的软件断点是无法设置的,这也是软件断点的局限性。对于这样的系统,只能通过交替使用两个硬件断点满足需要,但是会带来一定的不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4-6-5 20:35 , Processed in 0.8572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