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9|回复: 1

     过硫酸盐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08: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路板行业广泛使用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它们都是白色结晶物,从外观很难区分。
目前,过硫酸盐(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在此,我们特指过硫酸钠与过硫酸铵。)的主含量化验,均采用碘量法(即利用I- 离子的还原作用与氧化剂过硫酸盐反应生成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测得其活性氧来推算得到其主含量,它们仅在计算公式有所区别。
而过硫酸盐之间的区别在于其阳离子的不同。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都是以过硫酸铵为原料,经过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复分解反应制得。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过硫酸钠:(NH4)2S2O8 + 2NaOH = Na2S2O8 + 2NH3(气) + H2O
过硫酸钾:(NH4)2S2O8 + 2KOH = K2S2O8 + 2NH3(气)  + H2O
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仅含很少的铵(为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的数量级),由于测定微量铵需要使用剧毒品硝酸汞配置纳氏试剂,不少企业无法购买此物,就没有去测铵含量。
每吨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比过硫酸铵的价格要高数千元,缺乏对铵盐的检验给一些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电路板行业中有以过硫酸铵冒充过硫酸钠现象。
被欺骗的企业不仅以过硫酸钠的价格购买了便宜2000/吨左右的过硫酸铵,在金钱上有所损失;而且,大量使用过硫酸铵使得排放出来的废水中,氨氮含量超标而面临环保部门的处罚。
氨氮是电路板废水中最难处理的一个项目之一,需要靠细箘消化,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因此,通常需要从源头控制,尽量减少其产生。部分珠三角地区原来没有把氨氮作为控制指标的,现在也基本上采用了。因此,完全使用过硫酸钠而不用过硫酸铵是大势所趋。
辨别铵盐(包括过硫酸铵)的方法是与强碱反应,生成物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以3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放有结晶状的过硫酸铵上,可以明显看到明显的气泡生产,并可使润湿的PH广泛试纸变色;如果是过硫酸钠中混合有过硫酸铵,则有可能看不到气泡,却可以闻到氨气味(和)或使润湿的PH试纸变色。
正常的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氨含量极少,不足以产生上述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08: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深圳地区,用过硫酸铵混装成过硫酸钠的事常有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5-5-15 13:28 , Processed in 0.1775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