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59|回复: 48

关于反射系数的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2-9-19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19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仿真和经验公式是一致的,反射波极性为负/正就是指是指与源端波形反相/同相,然后互相叠加。 当RLZ0,反射系数为正,假设为0.1,源端输入信号为3.3V,则接收端收到的电压为3.3+0.1*3.3=3.63V,表现为欠阻尼,也就是过冲 实际应用中很多器件都是采用源端(串联电阻)匹配,传播时只是峰值的一半电压信号,接收端的阻抗很大,反射系数接近为1,就是靠终端的反射(1/2V+1/2V),达到正常电压幅度的。但如果源端没有经过匹配,或者不完全匹配,终端的全反射就可能造成过冲现象,多余的能量如果不能及时释放的话,就会来回阻尼振荡,形成振铃现象。如果这些过冲或振铃不是很严重的话的确不需要进行匹配,但如果幅度很大,还是要进行匹配的。不同的驱动和接收端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9-19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如此!我原来一直以为是反射回源端再进行叠加的,原来就在终端就叠加了,有道理!不过此时,源端应该也有叠加再进行第二次反射吧!只不过此时反射要小得多,是吗?

另外,能解释一下:“实际应用中很多器件都是采用源端(串联电阻)匹配,传播时只是峰值的一半电压信号”中的“一半电压”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19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由于阻尼衰减的作用,反射波到达源端再二次反射是很小的

通过下面的图可以大致理解串联匹配中的信号传输,其实就是分压原理。

[upload=gif]uploadImages/200291913464667837.gif[/uploa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19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鸣能不能更详细的分析一下反射波到达B和A处时,发生第二次反射的情况。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19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gh-speed digital design中有详细的描述,如果真的想弄明白的话,看书才是最关键的,有了具体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19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一般阻尼也说匹配,过阻尼就是过匹配,欠阻尼就是欠匹配,不知道阿鸣上面对于过阻尼和欠阻尼的说法正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20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刚才我想错了,过阻尼是由于匹配负载到达不了特征阻抗值而表达出来的一种环绕振荡现象,而欠阻尼是由于匹配负载超过特征阻抗值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振荡现象.由于从开始接触这个概念开始就是使用传输线二阶特征方程 Ls*s+Rs+1/C=0 是否能取到实数解来进行探讨何种情况为过阻尼和欠阻尼,今天发贴后认真思考了一下, 我所定义C和传输线C值并不是同一概念,之前否定了你,现在及时更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20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B点的时侯二分之一的幅度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上面的情况岂不是假设我末端也做匹配了,不是就没有反射了吗?电压幅度只有一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9-20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点上,上面的示意图没有错,我觉得这里并没有假设末端匹配,而是假设末端的反射系数为1。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输出端电压为1,但是由于串行匹配的原因(串行电阻和传输线由于串联作用,将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在还没有达到负载之前,传输线上传输的电压值大小为1/2。而在到达负载的瞬间,负载接受处由于反射的迭加,转化为1v,而反射电压在到达输出端后由于反射系数为0,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再进行二次反射,我觉得上面的图没有什么,而哪个1/2幅度也没有在假设终端匹配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的,可惜我没有帖图权,否则我可以给出更加详细的示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4-6-8 20:44 , Processed in 0.1408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