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8|回复: 4

PCB测试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 0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CB电测
 2006-10-4 [27]
十六 電測
16.1 前言
  在PCB的製造過程中,有三個階段,必須做測試

   1.內層蝕刻後
   2.外層線路蝕刻後
   3.成品

  隨著線路密度及層次的演進,從簡單的測試治具,到今日的泛用治具測試 及導電材料輔助測試,為的就是及早發現線路功能缺陷的板子,除了可 rework,並可分析探討,做為製程管理改善,而最終就是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16.2 為何要測試
  並非所有製程中的板子都是好的,若未將不良板區分出來,任其流入下 製程,則勢必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成本. 縱觀PCB製造史,可以發現良率一 直在提高。製程控制的改善, 報廢的降低,以及改善品質的ISSURE持續進行著,因此才會逐次的提高良率。

 A. 在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對於因失敗而造成成本的損失估計,各階段都不同。愈早發現挽救的成本愈低。penwin1()">圖16.1是一普遍被接受的預估因PCB在 不同階段被發現不良時的補救成本,稱之為"The Rule of 10'S"
舉一簡單的例子,空板製作完成,因斷路在測試時因故未測出,則板 子出貨至客戶組裝,所有零件都已裝上,也過爐鍚及IR重熔,卻在測試時 發現。一般客戶會讓空板製造公司賠償零件損壞費用、重工費、檢驗費。 但若於空板測試就發現,則做個補線即可,或頂多報廢板子。設若更不幸裝配後的測試未發現,而讓整部電腦,話機、汽車都組裝成品再做測試才 發現,損失更慘重,有可能連客戶都會失去。

 B. 客戶要求百分之百的電性測試,幾乎己是所有客戶都會要求的進貨規格。但是PCB 製造商與客戶必須就測試條件與測試方法達成一致的規格. 下列是幾個兩 方面須清楚寫下的
  1.測試資料來源與格式
  2.測試條件如電壓、電流、絕緣及連通性
  3.治具製作方式與選點
  4.測試章
  5.修補規格

 C. 製程監控在PCB的製造過程中,通常會有2~3次的100%測試, 再將不良板做重工, 因此,測試站是一個最佳的分析製程問題點的資料搜集的地方。經由統計斷,短路及其他絕緣問題的百分比,重工後再分析發生的原因, 整理這些數據,再利用品管手法來找出問題的根源而據以解決。通常由這些數據的 分析,可以歸納下面幾個種類,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
  1. 可歸納成某特定製程的問題,譬如連底材料都凹陷的斷路,可能是壓板環境不潔(含鋼板上殘膠)造成;局部小面積範圍的細線或斷路比例高, 則有可能是乾膜曝光抬面吸真空局部不良的問題。諸如此類,由品管或製程工程師做經驗上的判斷,就可解決某些製程操作上的問題。
  2. 可歸成某些特別料號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因客戶的規格和廠內製程能力上的某些衝突,或者是資料上的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因而會特別 突出這個料號製造上的不良。通常這些問題的呈現,須經歷一段的時 間及一些數量以上,經由測試顯現出它的問題,再針對此獨立料號加以改進,甚至更改不同的製程。
  3. 不特定屬於作業疏忽或製程能力造成的不良,這些問題就比較困難去做歸納分析。而必須從成本和獲利間差異來考量因為有可能須添購設備 或另做工治具來改善。

 D. 品質管制測試資料的分析,可做品管系統設計的參數或改變的依據, 以不斷的提昇品質, 提高製程能力, 降低成本.
16.3測試不良種類
 A. 短路

   定義:原設計上,兩條不通的導體,發生不應該的通電情形。
   見penwin2()">圖16.2
                     
 
B. 斷路
  
   定義:原設計,同一迴路的任何二點應該通電的,卻發生了斷電的情形。
   見圖16.3 (penwin3a()">a,penwin3b()">b)
                         
   
 C. 漏電(Leakage) 不同迴路的導體,在一高抗的通路測試下,發生某種程度的連通情形,屬於短路的一種。其發生原因,可能為離子污染及濕氣。
16.4電測種類與設備及其選擇
  電測方式常見有三種:1.專用型(dedicated) 2.汎用型(universal) 3.飛針型 (moving probe), 下面會逐一介紹。決定何種型式,要考慮下列因素:1.待 測數量2.不同料號數量3.版別變更類頻繁度4.技術難易度 5.成本考量。 penwin4()">圖16.4是數量的多寡,測試種類及成本的關係
 
 
 penwin5()">圖16.5則是製程技術須求與測試方式種類的關係。 另外有一些特殊測試方式, 也會簡述一二.


 A. 專用型(dedicated)測試 專用型的測試方式之所以取為專用型,是因其所使用的治具 (Fixture) 僅適 用一種料號,不同料號的板子就不能測試,而且也不能回收使用. (測試針 除外)

   a. 適用
    1.測試點數,單面10,240點,雙面各8,192點以內都可以測
    2測試密度,0.020" pitch以上都可測,雖然探針的製作愈來愈細, 0.020" pitch以下也可測,但一成本極高,且測試穩定度較差,這些都會影響使用何種測試方式的決定.

   b. 設備 其價位是最便宜的一種,隨測試點數的多寡價格有所不同,從台幣40到200 萬不到。若再須求自動上、下板及分類良品,不良品的功能, 則價格更高。
 
   c. 治具製作 治具製作使用的資料,是由CAD或Gerber的netlist所產生,所以選點、 編號、壓克力測試針盤用的鑽孔帶(含SMT各焊墊自動打帶)以及測試程式 等都由電腦來加以處理。
    1 製作程序: 選點→壓克力(電木板)鑽孔→壓針套→繞線→插針→套FR4板。
    2 針的種類及選擇 現有針號2,1,0,00,….一直到6個0都有,pitch愈小須愈多0的針. penwin6()">圖16.6是各類型探針及適用方式.


   d. 測試

    找出標準板→記憶資料→開始測試

  e. 找點、修補

   找點方式有兩種
    1是手製點位圖,用透明Mylar做出和板大小一樣的測試各點位置及編 號,並按順序以線連接。
    2利用標點機及工作站,在螢幕上,顯示問題之線,即可立即對照板而 找正確的位置 標示出正確位置後即進行確認修補,而後再進行重測,確認的過程中, 通常會以三用電錶做工具來判斷。

   f. 優,缺點 優點:
         1Running cost低
         2.產速快
        缺點:
         1治具貴
         2.set up慢
         3.技術受限

 B. 汎用型(Universal on Grid)測試

   a. Universal Grid觀念早於1970年代就被介紹,其基本理論是PCB線路Lay-out以Grid(格子)來設計, Grid之間距為0.100",見penwin7()">圖16.7或者以密度觀點來看,是100points/in2,爾後沿用此一觀念,線路密度,就以Grid的距離稱之. 板子電測方式就是取一G10的基材做Mask,鑽滿on grid的孔,只有在板子須測試的點才插針,其餘不插.因此其治具的製作簡易快速,其針且可重複使用


   b. On-grid test 若板子之lay-out,其孔或pad皆on-grid,不管是0.100",或0.050"其測試就叫on-grid測試,問題不大.見penwin8()">圖16.8


   c. Off-grid test 現有高密度板其間距太密,已不是on-grid設計,屬Off-grid測試,見penwin9()">圖16.9 其fixture就要特殊設計.


   d. 先進的測試確認與修補都由技術人員在CAM Workstation上執行.由key- board或mouse來移動x,y座標,多層板各層次之線路以不同顏色重疊顯示 在螢幕上,因此找點確認非常簡易.

   e. 優,缺點  優點:
         1.治具成本較低
         2.set-up時間短,樣品,小量產適合.
         3.可測較高密度板
         缺點:
         1設備成本高
         2.較不適合大量產

 C. 飛針測試(Moving probe)
   a. 不須製作昂貴的治具,其理論很簡單僅須兩根探針做x,y,z的移動來逐一測試各線路的兩端點
   b.有ccd配置,可矯正板彎翹的接觸不良.
   c.測速約10~40點/秒不等.
   d.優,缺點
   優點:1極高密度板如MCM的測試皆無問題
      2.不須治具,所以最適合樣品及小量產.
   缺點:1設備昂貴
      2.產速極慢

 D. 其他測試方式
  a. 非接觸式E-Bean
  b.導電布,膠
  c.電容式測試
  d.最近發表的刷測(ATG-SCAN M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做测试资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这套教材的原版在哪,能否给个链接。谢谢!

------------------------------------------------------------------------------------

苏州闻远电子有限公司
我们是提供治具周边产品的专业单位..代理美国ECT-Pogo探针,P-pin,QA探针,针套.打套/退针套工具,OK线,绕线枪,压棒Finger,开关探针,TESTJET,放大器E3930,E3960.E3847,Max CardE3849,感应片E3853.定位柱Tooling in,连接器Connector,日本KYOWA应变片Strain Gages,美国Red Lion计数器Counter,TULON钻头Drill bit,排线,海绵衬垫(Rubber),气弹簧。玻纤板,电木。 可以按客户要求加工五金车件和各种KIT(HP,TRD,TR.GR,TR-518,JET,系新科,).。本公司本着诚实的经营,合理的价位,质量与服务第一的方针愿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电话:13913597124 王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

你把模具装好后,先做开短路测试,OK,拿一块PCB板学习一下,学习完再拿十多块板测试下,看有没有定位开短路,如果有就拿此板做资料,如果没有,再把独立点打印一一对过,确认OK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模具装好后,先做开短路测试,OK,拿一块PCB板学习一下,学习完再拿十多块板测试下,看有没有定位开短路,如果有就拿此板做资料,如果没有,再把独立点打印一一对过,确认OK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5-5-18 20:02 , Processed in 0.5603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