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21|回复: 43

想知道现在HDI板生产流程吗?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2-11-13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4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5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定位孔对位来开激光窗,精度方面是否足够?贯穿1-2-3层的激光钻孔在电镀方面有何问题?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6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谈谈楼上兄弟的问题:
1.精度足够
前提:用手工对位前先测量好板的数据(在层压后处理用X-RAY机测定位孔在内层PAD的尺寸或用CMM等仪器在做CONFORMASK前测定位孔的数据),出好菲林;另外,若与1:1尺寸出入较大,须考虑外层通孔和H孔的匹配问题
但是最好能用自动曝光机做板
2.二阶H孔的电镀采用PP+PT流程较好
电流密度不易过大,一般在6.5-8ASD之间

欢迎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1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定位孔对位来开激光窗我没有用过,不过按一般想法使用1/3、1/4OZ铜压板做细线路不太易于操作,我使用的是用蚀刻机将外层1/2OZ铜蚀到6~10微米,再由激光钻机打出蝴蝶PAD并根据蝴蝶PAD定位直接钻孔,钻机精度决定了板的最高密度。
   贯穿1-2-3层的激光钻孔在电镀方面问题:
   1、使用RCC压板时镭射孔象碗,电镀易于镀到;
   2、使用P片压板时镭射孔象瓶子,肚子大口小,普通沉铜、电镀镀不到,会发生大量孔内铜薄或直接开路,需加大药液流动,水平线最好,但其开线板与收拉板会出现铜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4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DI板对阻抗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打样时特别注意对内层进行修补以满足要求,具体试过:不同半固化片进行介电层厚度弥补;修改内层菲林弥补,当碰到类似问题时同客户协商可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19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二阶HDI盲孔的制作主要有那些工艺路线.同时二阶盲孔的电镀用水平脉冲,垂直脉冲或孔金属化+板电哪个更好?
请哪位高手能帮忙给我一个答复.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2-20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有两种方法:
       1、使用机械钻机钻孔后进行沉铜、板电,再黑(棕)化,压板,砂带机打磨,此种成品看不到盲孔,但偏差大。
       2、镭射钻孔可以看到盲孔,精密度高(孔径3~5mill)。
电镀使用反向脉冲最好,可达到flowing power为1:1;
从操作上考虑使用水平线最好,因为易于控制、节省成本;
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过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27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28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CDMA的做法是这样的:

开料--内层D/F--内层蚀刻--AOI-- 棕化--压板----镭射钻孔--机械钻孔----水平沉铜--水平电镀--内层D/F--内层蚀刻--AOI--棕化--压板----镭射钻孔--机械钻孔--水平沉铜--水平电镀----外层D/F--外层蚀刻--AOI--W/F--表面处理



--蚀刻--镭射钻孔--机械钻孔--水平沉铜--水平电镀--内层D/F--内层蚀刻--AOI--棕化--压板--锣边--打定位孔--蚀刻--镭射钻孔--机械钻--水平沉铜--水平电镀--外层D/F--外层蚀刻--AOI--W/F--化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5-5-18 23:09 , Processed in 0.1428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