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yvon

钻孔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钻孔站的擦花在机器生产中是不容易造成的,主要是搬运动作造成,所以规范员工动作及提升员工品质素质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到底现在的孔壁粗糙度标准是多少阿?IPC,IEC标准上都没有说。并且孔壁粗糙度在钻完孔后马上测试,和在沉铜[除胶后]测,或者完成板后测的结果都不同,哪位大侠能提供一些标准阿?

我司现时的标准是完成板1.4mil m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2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在行业标准(IPC)中,对孔壁粗糙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更多的是一些国际大客户对制造商的要求.另外,就是制造商对自己钻孔工艺能力的评估.对于前者,由于产品类型和客户不同,对孔壁粗糙度要求存在差别.仅以硬板为例,

MB  :1.5-2mil。NB :1.5mil. HDI (消费类电子产品) :1mil. 航空、汽车电子、大型通讯产品:0.8或1mil.

大陆及台湾客户要求:1.5-2mil; 欧美客户:0.8或1.0mil;对于孔壁质量来说,一些大客户评估时还要求对钉头、渗镀、最小铜厚等作品质控制。

在钻孔后、PTH 后、完成板三个阶段作切片,测量孔壁粗糙度会有一些差别。钻孔后和PTH后,会有0.2mil的差别。完成板与PTH后测量的差别并不明显。我用Minitab 分析过,差别很小。有95%的可信度认为是相同的。

欢迎来邮件讨论:jacky829@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7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ackywater在2008-4-22 10:20:00的发言:

目前,在行业标准(IPC)中,对孔壁粗糙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更多的是一些国际大客户对制造商的要求.另外,就是制造商对自己钻孔工艺能力的评估.对于前者,由于产品类型和客户不同,对孔壁粗糙度要求存在差别.仅以硬板为例,

MB  :1.5-2mil。NB :1.5mil. HDI (消费类电子产品) :1mil. 航空、汽车电子、大型通讯产品:0.8或1mil.

大陆及台湾客户要求:1.5-2mil; 欧美客户:0.8或1.0mil;对于孔壁质量来说,一些大客户评估时还要求对钉头、渗镀、最小铜厚等作品质控制。

在钻孔后、PTH 后、完成板三个阶段作切片,测量孔壁粗糙度会有一些差别。钻孔后和PTH后,会有0.2mil的差别。完成板与PTH后测量的差别并不明显。我用Minitab 分析过,差别很小。有95%的可信度认为是相同的。

欢迎来邮件讨论:jacky829@126.com

1、比较认同,但是要说的是 与孔轴心平行、与玻璃布经纬 同向磨的切片(我们称 垂直/纵向 90°切片)

                                        与孔轴心平行、与玻璃布经纬 成45°磨的切片(我们称 垂直/纵向 45°切片)

                                        与板面平行磨的切片(我们称 水平切片切片)

                                        观察粗糙度时,不是看孔边金属磨面,而是整个孔壁整体清晰的照片,可看作立体照片。

               这集中情况看到的粗糙度都,代表不同情况。

                                        而由于玻璃布的玻璃纤维束影响,45°切片看到粗糙度比90°切片大的几率很高,而且差值也较大。

2、但 对于客户接受标准,粗糙度该以平均值来看  是否满足客户 要求,还是看最大值?还是“0收1退”?还是看CPK。估计只有直接面对客户的同行才清楚。听说日本目前按 均值+3*标准差  或 均值+4*标准差 来判断。

3、部分客户已经要求按45°去读切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钻孔专题

QUOTE:
以下是引用gtfans在2007-11-21 23:50:00的发言:
对了,建议开一个钻孔的QQ 群啦,有那位兄弟建一个

10678431欢迎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Genesi軟件與CAM350軟件做鉆孔資料哪個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0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太多了;人机物环法,每个里面都有可能导致断钻。有时可能是多个因素综合后产生的结果。关键是你怎么去区分辨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有钻孔疑冲可以给我电话:13714008447QQ:18168004我会乐于解答同行们的问题(24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7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最近遇到了钻孔后板面发红的问题,采取措施改善后,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哪位兄台有相关经验,切磋一下。我的QQ265835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5-5-20 07:58 , Processed in 0.1428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