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esay

[求助]棕化和黑化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4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ex123在2006-2-24 9:48:00的发言:

回復7樓的兄弟

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結合力主要看表面粗糙型式和接觸面積,黑化表面是針狀結構,並且接觸面積不如棕化,且棕化膜應該更有助於結合力。

個人意見,敬請指教!

怎么证明黑化表面的接触面积不如棕化?黑化后面有还原或者后浸,还原型的有一定耐酸能力,后浸型是将绒毛削短

为什么现在多数选择棕化,考虑点之一就是水平棕化cycletime短,操作简易,并不是你说的棕化膜更有助于结合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7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syvon,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4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ex123在2006-2-24 9:48:00的发言:

回復7樓的兄弟

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結合力主要看表面粗糙型式和接觸面積,黑化表面是針狀結構,並且接觸面積不如棕化,且棕化膜應該更有助於結合力。

個人意見,敬請指教!

事实胜于雄辨.

粗糙度肯定是黑化的大,接触面积的大小目前哪里有数据表明棕化的比较大呢?

从拉力试验结果来看,黑化的结合力明显高于棕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7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樓講的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7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syvon兄弟讲得对。。并且非常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8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棕化的成本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8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化層因液中存有高鹼度而雜有Cu2O,此物容易形成長針狀或羽毛狀結晶。此種亞銅之長針在高溫下容易折斷而大大影響銅與樹脂間的附著力,並隨流膠而使黑點流散在板中形成電性問題,而且也容易出現水份而形成高熱後局部的分層爆板。棕化層則呈碎石狀瘤狀結晶貼銅面,其結構緊密無疏孔,與膠片間附著力遠超過黑化層,不受高溫高壓的影響,成為聚亞醯胺多層板必須的製程。
黑化層較厚,經PTH後常會發生粉紅圈(Pink ring),這是因PTH中的微蝕或活化或速化液攻入黑化層而將之還原露出原銅色之故。棕化層則因厚度很薄.較不會生成粉紅圈。內層基板銅箔毛面經鋅化處理與底材抓的很牢,但光面的黑化層卻容易受酸液之側攻而現出銅之原色
 
黑化因結晶較長厚度較厚故其覆蓋性比棕化要好,一般銅面的瑕疪較容易蓋過去而能得到色澤均勻的外表。棕化則常因銅面前處理不夠完美而出現斑駁不齊的外觀,常不為品管人員所認同。不過處理時間長或溫度高一些會比較均勻。事實上此種外觀之不均勻並不會影響其優良之剝離強度(Peel Strength).一般商品常加有厚度仰制劑(Self-Limiting)及防止紅圈之封護劑(Sealer)使能耐酸等,則棕化之性能會更形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8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你们大大都好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5-5-19 18:54 , Processed in 0.1316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