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說明一下版上提問的問題: 1.新配缸的藥水光澤劑確實會消耗多一些,如果是新槽子、新銅球消耗就會更大一些。 如果非以上狀況,可能就要檢查一下溫度設定(檢查控制面板表頭溫度與槽液實際溫度是否一致?) 過高的溫度對消耗量會有很大的影響! 2.鍍銅添加劑一般含有數種成分,主要有:Brightener(光澤劑)、Leveler(整平劑)、Wetter(潤濕劑)、Carrier(載體) 光澤劑主要作用於高電流區,整平劑則作用於低電流區,潤濕劑就是介面活性劑,載體則負責物質傳遞。 3.鍍一銅會產生銅粉或銅顆粒,一般說來大多是藥液成分失衡造成(藥液濃度異常),應該分析一下光澤劑&Wetter還有硫酸濃度。 另外,還有就是電流密度過高,可檢查一下鍍銅槽陰陽極配置比例是否不適當?一般建議陰陽極面積比為1:1.5~1:2 如果槽內已有銅粉,可加強過濾或做弱電解將銅粉去除! 4.PTH後化銅呈現暗紅色,一般應該是化銅活性不足,或者化銅槽安定劑過量,NaOH過量好像也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如果是化銅沈積速率太慢,可檢查一下藥液濃度&溫度設定是否正常?還有就是活化槽的活化強度是否正常? 以上提供各位參考,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聯繫討論。 我們公司是國際專業PCB藥水供應商,我很樂意就我所知與大家討論製程問題! 我的QQ號是:178447827 (請表明討論PCB製程疑惑) MSN:duke_cheng@hot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