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ha_apr

[讨论] 快板(QTA)的MI和工具如何安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8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在原来现有的基础上,让人提出新的微小优化的工作流程的建议,当然同时还让他执行,在有成效的情况下即与奖励。

 

以上是对分开或者是合并都是一样的:

 

合并的话:

缺点:MIC/C制作人员懂的多,流动性也大。

但是如果配合不好的话,内耗会非常大,员工是非常痛苦的。

错误也能很快的执行的,

优点:沟通性好,交流时间短,工程更改能够很快的执行。

公司员工的看板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了。

 

合并之前,许多人都是预见合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会走。

后来也确实走了好多。但是和分开的时候相差也不是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减少工程问题确认的时间一个比较好的办法:直接与客户电话沟通,然后做完MI之后,再发一份书面文件给客户,让客户进行书面确认。

或者直接按自己内部要求结合客户具体的实际板的情况,之间按照建议做,但是这样会导致的结果是客户会投诉没有按它的要求进行制作。

 

以上是我站在实际制作MI人员,总结后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蓝在2007-6-18 22:07:00的发言:

1.       在原来现有的基础上,让人提出新的微小优化的工作流程的建议,当然同时还让他执行,在有成效的情况下即与奖励。

 

以上是对分开或者是合并都是一样的:

 

合并的话:

缺点:MIC/C制作人员懂的多,流动性也大。

但是如果配合不好的话,内耗会非常大,员工是非常痛苦的。

错误也能很快的执行的,

优点:沟通性好,交流时间短,工程更改能够很快的执行。

公司员工的看板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了。

 

合并之前,许多人都是预见合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会走。

后来也确实走了好多。但是和分开的时候相差也不是很大。

哈哈,又有些信息。

这里有两个事情我理解的不是很明白。

1。“但是如果配合不好的话,内耗会非常大,员工是非常痛苦的。”是说合并的么?已知的有哪些内耗呢?因为一直以来,大家认为分开的内耗大些。

2。“在有成效的情况下即与奖励。”这也是个一直沿用在“理论界”和规模很小的公司的有效方法。有在大公司实施的有效例子共享一下么?

另外,还有个问题:

你们目前是分开的呢,还是合并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但是如果配合不好的话,内耗会非常大,员工是非常痛苦的。”是说合并的么?已知的有哪些内耗呢?因为一直以来,大家认为分开的内耗大些。

//组内的MI改动的太频繁,或者是有些问题不能确定,这样导致C/C的时间延长,然后引起C/C有时需要加班.

另外就是组与组之间调计划时,不是能够很好的调动的.因为C/C是跟着MI走的,即MI的计划既是C/C计划,C/C休假的时候,C/C人员紧张,调计划到别的组的时候不是那么好分配的.

我先前说的员工是非常痛苦的,想一想可能有点夸大了.

2。“在有成效的情况下即与奖励。”这也是个一直沿用在“理论界”和规模很小的公司的有效方法。有在大公司实施的有效例子共享一下么?

///目前正有,但是好象反响不大强烈.呵呵.

在有成效的情况下即与奖励。”这也是个一直沿用在“理论界”和规模很小的公司的有效方法。///这个倒是没有想到过.

另外,还有个问题:

你们目前是分开的呢,还是合并的呢?

//目前是分开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1 20:54: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9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但是后来却一直没有人再发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大家都在思考呢.

看了大家的发言, 觉得还是要看合作伙伴的经验差别, 默契程度, 看问题的思路差别, 等.

合作伙伴的差别越小, 默契程度越高, 那么和比分更能出效率/效果; 反之, 分比和更合适.

所以, 似乎采取哪个方式都可以, 有都可以找出要改进的地方; 但是也有可供学习的地方. 因为人们习惯于看别人的做法中比自己目前的方法中好的地方. 但是,不习惯看自己做法中的优点. 一旦过分强调改善, 或者高压之下必须有所动作, 则明知故犯的来"尝试"一下或者说不得不"尝试一下",

真的是说起来更容易一些.

欢迎大家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短啊,快要两年了.开始的时候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的,慢慢的学习的,现在还在努力中呢.

各位都加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6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一个很好玩的问题,绿之声认为mi和cam可以同时进行,既然cam把资料都做出来了,想必他对流程比较熟悉,然后mi只是填刚才cam做资料的数据,拿比cam高的工资,呵呵,你说那个傻瓜cam可以受得了,到最后还是只剩下mi一个人乖乖的自己把cam也做了,说实在的如果你的erp系统了得,做mi就是填几个数这么简单,只要做cam时填十几分钟就可以。这样出工具4小时根本就不是问题。况且,就算没有优秀的erp系统,qta的mi也不能过于复杂,尽量简化,5000/月你说能不能请到能做两样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6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现在cam的工资水平并不比mi低的了,所以要注意方向,转变才是出路。一个厂在不够完善时mi比较重要,但完善以后就是cam比较重要的了。大家想想为什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聊两个事情。

1。“MI只是填数”:

是的,好的系统会规范很多事情。稳定的客户及订单类型也会减轻MI的工作。

可是,事情都是有变化的呀。消化客户新要求的资料,将频繁变化的生产线员工所不熟悉的事项写入MI中,也是要有流程经验和一定的判断力的。

流程有新设备,新工艺时,MI的人一般是工程部的接口,要先理解消化这些新东西。特别是流程变化频繁的时候。

2。cam的人工作和待遇倒是个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无论MI和cam是分还是合并,都有一个工作内容/量和待遇的比较心理。当然了,一般是cam的人提出来,因为cam很多都是技术员 - 高级技术员,较少 助工,很少工程师。

话又说回来,cam必须有明确的要求来做啥,而不必花费太多的脑力来思考。当然,工作量上大。而且非工程师的待遇低于MI的工程师们。

相比之下,MI工程师脑力用得多些,也就难免有些“跑题”“分神”啥的。“看起来很随便,轻松,啥事都推给我们cam作”“有时说在搞MI,审核客户资料,可是我看到他/她再看小说啊”。

这里说法可能难听一些。脑力劳动就是比体力劳动的待遇要高!这是事实,也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办法改变的。因为岗位的功能在那里。

是这样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4-5-25 20:35 , Processed in 0.1111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