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论坛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6|回复: 7

多层板孔金属化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8 1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层板孔金属化工艺探讨】

本文主要论述了多层板的去钻污和沉铜工艺,剖析了各工步的原理及作用。

一、前言

  众所周知,孔金属化是多层板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她关系到多层板内在质量的好坏。孔金属化过程又分为去钻污和化学沉铜两个过程。化学沉铜是对内外层电路互连的过程;去钻污的作用是去除高速钻孔过程中因高温而产生的环氧树脂钻污(特别在铜环上的钻污),保证化学沉铜后电路连接的高度可靠性。

二、孔金属化

  多层板工艺分凹蚀工艺和非凹蚀工艺。凹蚀工艺同时要去除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形成可靠的三维结合;非凹蚀工艺仅仅去除钻孔过程中脱落和汽化的环氧钻污,得到干净的孔壁,形成二维结合,单从理论上讲,三维结合要比二维结合可靠性高,但通过提高化学沉铜层的致密性和延展性,完全可以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非凹蚀工艺简单、可靠,并已十分成熟,因此在大多数厂家得到广泛应用。高锰酸钾去钻污是典型的非凹蚀工艺。

工艺流程

  环氧溶胀→二级逆流漂洗→高锰酸钾去钻污→二级逆流漂洗→中和还原→二级逆流漂洗→调整→二级逆流漂洗→粗化→二级逆流漂洗→预浸→离子钯活化→二级逆流漂洗→还原→水洗→化学沉铜→二级逆流漂洗→预浸酸→预镀铜

工艺原理及控制

溶胀

目的:溶胀环氧树脂,使其软化,为高锰酸钾去钻污作准备。

配方

名称 配比 温度 时间 
NaOH 20g/l 60-80 5min
已二醇乙醚 30g/l
已二醇 2g/l
水   其余

环氧树脂是高聚形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其腐蚀形式主要有溶解、溶胀和化学裂解(如:浓硫酸对环氧树脂主要是溶解作用,其凹蚀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根据“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醚类有机物一般极性较弱,且有与环氧树脂有相似的分子结构(R-O-R'),所以对环氧树脂有一定的溶解性。因为醚能与水发生氢键缔合,所以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因此,常用水溶性的醚类有机物作为去钻污的溶胀剂。溶胀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破坏氢键缔合,使有机链相分离。在生产中,常用此中方法来分析溶胀剂的含量。

去钻污

目的: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使溶胀软化的环氧树脂钻污氧化裂解。

配方

名称

配比

温度

时间 

NaOH

35g/l

75

10min

KMnO4 

55g/l

NaCIO

  0.5g/l

水  

其余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强酸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被还原为Mn2+;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被还原为MnO2;在NaOH浓度大于2moL/L,被还原为MnO42-。高锰酸钾在强酸性的环境中具有更强的氧化性,但在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有机物的反应速度比在酸性条件下更快。

  在高温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使环氧树脂碳链氧化裂解:

  4MnO4-+C环氧树脂+40H- = 4MnO42-+CO2(g)+2H2O        ①

  同时,高锰酸钾发生以下副反应:

  4MnO4- +40H- = 4MnO42- + O2(g) + 2H2O             ②

  MnO42-在碱性介质中也发生以下副反应:

  MnO42- + 2H2O + 2e- = MnO2(s) + 40H-             ③

  NACIO作为高锰酸钾的再生剂,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使MnO42-氧化为MnO4-

还原

目的:去除高锰酸钾去钻污残留的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配方:

  H2SO4       100mL/l

  NaC2O4       30g/l

  温度         40℃

  锰离子是重金属离子,它的存在会引起“钯中毒”,使钯离子或原子失去活化活性,从而导致孔金属化的失败。因此,化学沉铜前必须去除锰的存在。

  在酸性介质中:

  3MnO42-+4H+ = 2MnO4-+MnO2(s)+2H2O            ④

  2MnO4-+5C2O42-+16H+ = 2Mn2++10CO2(g)+8H2O5        ⑤

  C2O42-+MnO2+4H+ = Mn2++2CO2+2H2O             ⑥

  由以上反应可知,通过还原步骤,可完全去除高锰酸钾去钻污残留的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有关资料中,也有用肼类化合物及其他一些强还原性物质进行还原处理的,这主要是从塑料电镀中处理残留的 Cr6+ 沿用过来的,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二氧化锰的作用,有待探讨,这就需要尽量避免二氧化锰的生成。

调整

目的:调整孔壁电荷

配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5g/l

  为使环氧树脂表面在后序处理中吸附到均匀的钯离子,必须把印制板津入到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使其表面吸附到一层均匀负性的有机薄膜。

粗化

目的:

a.除去铜表面的有机薄膜;

b.微观粗化铜表面。

配方

名称 配比
H2SO4  100mL/l
H2O2 80ML/l
NH2CH2NH2 10g/l

  调整处理时,在环氧树脂吸附有机表面活性剂的同时,铜表面也形成了一层有机薄膜。如果不加以处理,这层薄膜将使铜表面在活化溶液中吸附大量的钯离子,造成钯离子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薄膜的存在,将降低基体铜层与化学镀铜层的结合力。经粗化处理后,基体铜层形成微观粗糙表面,增加结合力。

预浸

目的:a预防带入杂质;

   b润湿环氧树脂孔壁。

配方

名称 配比
H2SO4  1mL/l
有机碱络合剂 20mL/l

  由于活化液的使用周期较长,且活性受杂质影响明显,所以在活化前必须进行预浸处理,防止杂质积累,影响其活性。在预浸液中,络合剂和活化液中的络合剂相同,但由于预浸液呈酸性,络合剂以盐的形式存在,其并没有络合能力,仅是浸润孔壁,为络合钯离子作准备。

活化

目的:为形成化学沉铜所需的活化中心做准备。

配方

名称 配比
PbCL2 0.3g/l
络合剂X 5g/l
NaOH 5g/l
HBO3 5g/l
去离子水 余量

  在活化溶液中,络合剂的选择和PH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铜比钯有更强的金属活性,PbCl2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是-0.268V(PbCl2+2e-=Pb+2Cl-),Cu2+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是0.337V(Cu2++2e-=Cu),铜和钯离子是很容易发生置换反应的:Cu+PbCl2=CuCl2+Pb

  因此,作为离子型活化液,要防止PCB上的铜箔和钯离子发生反应,必须加入能与钯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根据软硬酸碱理论(硬亲硬,软亲软),属于交界酸的PB2+与交界碱X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提高钯的氧化还原电位,避免发生置换反应。另外,PH值对钯离子的活性影响很大,当PH<10时,络合剂X以离子形式存在,不与钯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中易产生Pb(OH)2沉淀,溶液活性降低;当PH值过高时?水洗时,PH值不能迅速有效降低,影响Pb2+在孔壁上的沉积。为使活化液能稳定在PH10.5左右,可选用 NaOh+HbO3的PH缓冲液。

还原

目的:使PB2转化为Pb

配方

名称 配比
CH3BH4  0.5g/l
HBO3   5g/l

   PB2必须转化为Pb单质才具有催化活性,引发沉铜反应的产生。CH3BH4易分解(CH3BH4→HBO3),加入适量的硼酸能有效阻止分解反应的发生。

化学沉铜

目的:使各层间电路互连,实现其电器性能。

配方

名称 配比
络合剂 适量
Cu2+ 3g/l
NaOH  10g/l
HCHO 6g/l
稳定剂 少量

通常,络合剂采用EDTA或EDTP或双络合剂(两者混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8 10: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楼主了,不过FPC不适宜用高锰酸钾去钻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1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从你的回复来看说明你还是看了原贴中的内容.其实通过调整基板粘结材料结构,加强层压板固化深度,并对传统高锰酸钾药液体系做酸碱度调整后采用高锰酸钾体系做低端多层板除钻污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如果您还有除了用超声波,等离子清洗之外更好更实用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公司较易承受的工艺方法,请赐教为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8 1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所的PI调整剂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1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PI调整我知道,此体系推出已有2年多的历史,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推出,亦有多家公司在使用此种前处理体系.我之前曾跟此药水打过不少交道.但不论那个品牌的,对两至三层,板材较薄的,孔径0.3以上的板子处理效果还是不错,只是对于板材较厚,孔径0.3以下的多层及软硬结合板其处理效果已不能满足品质要求,因此不得已再没有高端清洗设备支持的情况下才去想原贴中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8 11: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中的办法对我没有试过,有机会再了解了解。谢谢楼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19: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公司PI 调整剂能够替代等离子清洗机,在珠海互辉 、软性科技、珠海金达、立和 等多家公司使用,我公司网业为http://aa.8hy.cn/templets/WR166-KW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2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俺想问一下:你咋来这么多的经验呢···佩服~佩服

[e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PCB设计论坛|EDA论坛|PCB论坛网 ( 沪ICP备05006956号-1 )

GMT+8, 2025-5-18 14:09 , Processed in 0.1376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